居家20天我看到社区工作人员这样解压
从4月23日开始,看到北京本轮疫情病例开始有所增长,我便一直待在家里,除了日常做核酸、取物资,最远也只去小区外拿过外卖。
管控久了,情绪很难不波动。尤其是平日里常在外奔波采访,突然间活动范围缩小到一个体育场大的小区里,我开始焦虑,怕错过北京户外的春天,也怕病毒突然来到我的身边。在这种焦虑的情绪中,我慢慢也在工作之余自我调节。音乐、做饭、看书、练字、运动,都是排解情绪的有效方式。
对于我们这些临时管控中的居民,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排解不安,但对于管控中的社区工作人员、志愿者,承担的压力显然要大得多。
前几天,我采访了潘南社区的工作人员,体验了他们一天的工作。下午在社区工作站,一名年轻的工作人员刚和居民吵了一架,哭得眼睛很红。旁边的同事调侃她,“十几天没和家人见面,和闺女视频的时候没忍住,反倒是还在读一年级的闺女安慰她。”调侃之间,原本有些压抑的气氛开始活络起来。
对于他们而言,居民的不理解是工作中最常见的困扰。有工作人员说,每次打开手机,各个小区的楼门群消息如洪水般涌出,及时通过心理暗示来消解自己的情绪压力,再一一答复居民的疑问,成了他们每天日常工作之外,最重要的事。
聊着聊着,有几名社区工作人员告诉我,他们这段时间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,但高强度的工作下,他们的睡眠质量都非常好,几乎是沾枕就睡。
这次管控,街道派了很多工作人员来支援社区工作,同时也招募企业、各个小区的志愿者加入。即便如此,社区工作人员每天的工作时间还是在10个小时以上。他们每天紧绷着疫情防控的弦,聊天和互相调侃成为了他们解压最重要的方式。
回家的路上,我看到深夜的街道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。潘家园原本充满烟火气,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如此空旷的潘家园街道。
如今在路上遛狗、散步的人,遇到后也会相视一笑。大家身处在同一个语境下,在打同一场“战争”,每个人奔向不同的目的地,但是内心都有同一个期待——疫情早日结束,正常的生活早日恢复。
热点阅读
- 扬州老字号在台推出“红楼宴”传播中
- 泰山学院敦聘山东铁鹰建设工程有限公
- 中国电信10000号远程柜台拓场景强能
- 6月15日热文速递:大家都爱看这些电
- 时代楷模张玉滚接力北京冬残奥会火炬
- 发现卡成为苹果支付“卡盟”成员
- 海螺水泥(600585SH)拟向海螺新材料公
- 湖南送上科技创新“大礼包” 个人最
- 上海保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
- 为科技插上金融的翅膀
- 西安官方回应“买菜难”:将进一步压
- 《时代楷模发布厅》:海军“和平方舟
- 传统商超怎么做好社区团购?超市社区
- 武汉动漫企业两点十分虚拟人“点赞仙
- 金融街金悦府——江夏文化大道热门高
- 村干部“坐班”群众少绕弯
- 港媒:海南岛高科技乐园也有一个“中
- 扬州运河文创节:以文创之力助力“古
- 铁鹰出击!为旅客挽回万余元损失
- 云南卡盟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已盛大开业